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David Lynch 穆荷蘭大道 (Mulholland Dr.) ─ 破碎夢境的悽慘單戀



劇情:   

  好萊塢的穆赫蘭道上,一個名叫麗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場車禍。車禍中的另外兩個看上去顯然不怎麼正經的男人當場喪命,而麗塔則幸運地死裏逃生。但是她完全失憶了,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無法記起。她從車裏爬出來,跌跌撞撞地來到一座公寓,藏身於公寓外的灌木叢中……

  與此同時,丹尼餐館裏,丹在與赫伯聊天中提起他曾經做過一個關於這家餐館的惡夢。沒想到很快他的惡夢竟然就開始變成現實,他與赫伯倉皇地逃進鄰近的小巷中。不過這個可怕的惡夢仍然沒有結束:可憐的丹在小巷裏不明不白地丟了性命……

  故事再度回到麗塔藏身的公寓。立志要做演員的女孩貝蒂懷抱著夢想來到洛杉磯,她搭了一輛計程車來到魯絲姨媽居住的公寓。公寓管理員可可把她帶到魯絲的房間,留下她在那裏獨自等候外出未歸的魯絲。可可走後,貝蒂驚訝地發現房間裏竟有一個陌生的女孩。這個女孩正是在影片開頭的車禍中逃生的麗塔。麗塔告訴貝蒂她對自己的姓名、身份以及過去一無所知,於是貝蒂開始幫助她尋找失落的記憶,在這一過程中,貝蒂也逐漸追尋自己的“完整生命”……

  還是在這座城市——洛杉磯,魯奇與文森諾·卡斯格林兄弟正企圖誘騙電影導演亞當·凱歇爾爲他的新片雇傭一位十分獨特的女演員。亞當拒絕了他們,回到家中,卻發現妻子竟然與清潔工同床共枕。他怒不可竭地揮起了拳頭,但根本不是清潔工的對手,他只好落荒而逃。倒楣的亞當來到旅館過夜,誰料禍不單行,卡斯格林兄弟早已暗中將他的錢洗劫一空,他身上所剩不多的一點錢只夠過一夜……

【劇透摘自網路XD】

**

  看之前,很單純是因為看到導演是David Lynch就心動撿起來了。光看片名不知道是什麼,光看DVD封面上面的來自導演的神祕提示,更加不知道這是什麼。(而且我覺得這是惡意搞神祕想把觀眾弄迷糊的心機開始...)


David Lynch 好心提供的十個線索:

1. 特別留心電影開頭,字幕出現之前至少透露兩個端倪。

2. 注意紅燈罩的出現。

3. 你能聽到 Adam Kesher 試鏡女演員的片名嗎?有再次被提及嗎?

4. 留意意外事故發生的地點。5. 誰給了那把鑰匙?為什麼?

6. 觀察長袍、煙灰缸、咖啡杯。

7. Club Silencio 帶來的感覺和體現?

8. 單單是才華成就了 Camilla?

9. 注意圍繞潛伏在 Winkies 餐館後的人的事件。

10. Aunt Ruth 究竟在哪?


  光是看見好心提供就覺得這實在是不安好心。電影一開頭是一堆拼貼的舞者在扭扭的跳Jitterbug,類似Chicago的氣氛引起我這歌舞劇狂的熱情專注的開始掉進故事裡。但轉瞬間下一幕卻是暗夜中的車,並且帶出了沉重迷幻的慢板,主題曲Mulholland Drive,而後便是劇透裡面的故事。Lynch在這裡狡猾地把觀眾嚴嚴實實地帶入了Betty(Diane)的夢境,我個人是覺得從看到這部片的名字到手去把它拿起來到Lynch的好心提示就是一個非常高明陰險的開端。

  從Rita(Camilla)落難失憶,遇見Betty一路熱心的幫她尋回失落的記憶,我從一開始歌舞劇的期待開始漸漸困惑起來,天啊這不會就是一部只是不是傳統一男一女的動作片吧(所以賣點在於女主角和女主角這樣...XD),然後女主角Betty幫Rita找回記憶,打倒壞人,最後和樂大團圓那種。懷著困惑,不過還是非常合作的往下看,因為Betty的關懷過度,還有Lynch同時也一直講到另三條線,(1)導演Adam,(2)做預知夢的男人,(3)笨手笨腳的殺手。三人的故事在此刻和兩名女主角一點也沒相關(三個故事互相也沒有關係),所以這可以繼續點燃我的好奇心而不喪失興趣按下停止鍵,我後來非常讚賞Lynch講故事技巧的成就在於不動聲色的拉住不耐的聽眾,非常高明 : )

  隨著劇情推移,Betty完美的完成了試演,也慢慢的找出Rita身世的頭緒,看慣好萊屋劇情冒險動作片的觀眾(就是我囉)開始猜測Rita的真實身分搞不好是什麼女殺手之類的,被殺手集團(神秘牛仔)追殺然後等一下熱心卻愚勇Betty搞不好會被綁架,Rita想起來全部的事情然後武功高強的殺進敵陣把好朋友救出來,然後變成浪跡天涯的俠女。不,要真是這樣我絕對不可能把電影看完的,噢,還有傻氣導演Adam啊,Adam被神秘牛仔恐嚇了呢。至此Lynch已經佈好了局,讓觀眾深深地陷入Betty(Diane)的世界,但這裡我並不認為是導演說故事高明所致,這是paradox,畢竟每一部電影都是謊言,導演愛怎麼講,觀眾是心甘情願去相信,導演所認定的真實。只是Lynch在此說了一個謊中謊,他所認定的真實世界,還在此刻這個世界的背後。但Lynch的遊戲規則當然也沒有不公平至斯,還記得他好心的十個提示嗎?那提示的答案並非最重要的,並非要考驗你觀影的認真程度(打算考倒日本影迷是不是XD),只是要觀眾去看清楚,嘿,這事兒不合邏輯!提示中的物品,一些是象徵,一些是不知所終或是不合邏輯的交待去向的。

  直到Betty和Rita循著電話簿的線索,摸進Diane的家,終於到了此劇的高潮。Rita看見Dianne倒在血泊之中死亡多日,心臟都被挖了出來,而那張臉,和Rita一模一樣。

  兩人惶惶惑惑的逃回家中,Rita嚇得用剪刀把一頭黑色秀髮剪掉,而Betty溫柔地阻止Rita不顧一切的自毀動作,「我知道你為什麼那樣」,於是Betty幫Rita變裝,並替她換上了和自己髮色一樣的燦然的金色假髮。入夜,Betty躺在床上,卻還是聽到Rita走動的聲音,Rita仍是戴著那頂金色假髮,她便說:「在這房子裡,你不用戴金色的假髮。」,Rita則說:「我只是想把自己看清楚,要睡覺時,我會脫下的。」。而後Betty要Rita別再睡在客廳的沙發上,一起在床上舒服的睡一覺吧,根據好萊屋的正常邏輯,當然兩個人就必須要溫存一下了。這般溫柔的一刻,Rita愛上了Betty,so does she,我想到這也許是Lynch的幽默(鋪梗鋪很久),情不自禁地笑了出來 : )

  (我覺得Lynch一定一直在偷偷取笑所謂好萊屋的正常邏輯,從這個假冒險動作片處處使用到的公式完全感覺的到XD)

  而後就是本片的Key了,激情過後,Rita要求要去看Silencio劇場。半夜?但是Betty還是陪伴著心愛的女孩一起去了。在這裡聽了西班牙版的crying ─ Llorando,女歌手清唱實力驚人,非常好聽,Betty和Rita哭了,我也幾乎要哭了。所以之後還去找了youtube的影片一再重聽XD

  在Silencio,一切都是預錄好的,於是女歌手倒地死了,美麗的歌聲依然回響。此時Betty莫名拿到了一個藍盒子,想起Rita一開場擁有的神祕藍鑰匙,兩人便急急地回家。這是夢境和現實的交接點,整個本來是無味的冒險動作劇情片也因著藍色的神秘而閃耀了起來,當然看到這裡是很困惑的,怎麼突然變成奇幻電影啦XD

  但是電影不管你,繼續自顧自的奇幻下去了。Rita轉身從衣櫃裡翻出鑰匙,彎腰拿出盒子的Betty在不到半秒的時間像是變魔術一樣完完全全的消失了。Rita喊了幾聲,卻沒有回應,於是壓不住好奇的她便自己打開了藍盒子。噗,連Rita都消失了。過了不知道多久以後,Ruth姑媽回到家,走進乾乾淨淨看起來根本沒有人居住過的臥房,關上了燈。

  當然看到這裡,我是完全困惑的,此時也才是整部片的三分之二,後來的三分之一場景迅速回到了Betty和Rita去探險過的Diane的家,正在倒茶的Diane背影,一瞬間分裂為Betty和Rita,而後鏡頭帶到Betty美麗的笑容,又轉回倒茶的Diane,才看見Dianne的臉就是Betty。這是很重要的提示,如果看完整部片知道前面三分之二都是Diane的夢境,這一瞬的分裂是在提示觀眾,Diane的夢境中,她就是Betty,但同時Rita也是她(還記得Rita變裝後戴上與Betty髮色一樣的金色假髮的對話嗎?)。

  原來Diane和Rita─其實是Camilla原本就是戀人,Camilla已經是有名氣的女演員,卻背叛了Diane和導演Adam在一起。跑龍套的小演員Diane失去了戀人,在Adam家中的宴會上目睹了Camilla不僅即將和Adam結婚,甚至在自己眼前還與一個陌生女孩深深的接吻。受不了的Diane找來殺手殺掉Camilla,殺手說,事成之後會給妳一把藍色鑰匙,Diane問這是為什麼,殺手不說話卻只是狂笑。最後Diane的桌前放著藍色鑰匙,Diane望著它,終於發狂自殺。此時才會知道前面的部分全都是Diane發瘋的夢境。

  因為是夢境,不合理的地方那是自然很多的,但是即便是拼拼湊湊,我認為Lynch對於編造Diane夢境的部分非常學理,並非僅出自狂想或想做什麼奇幻的效果來說出Dianne夢境內的事情。很大的一部分就是Diane的夢境補償,在現實中,Diane既默默無名,又失去了Camilla的愛,但是夢境裡的Diane(Betty的部分)年輕漂亮,到了Ruth姑媽豪華的家打算闖蕩演藝圈,其實Diane的Ruth姑媽據她所言是早就死了的,在夢境中卻是演藝圈的重量級名人,只是去加拿大拍片所以讓Betty借住在好萊屋的豪宅中。Betty第二天的試演非常成功,感動了在場所有人,這對照起Diane現實身分的落拓也是夢境的補償效果。本來事事都比Diane順利許多的Camilla,到了夢境中成為失憶的Rita,事事都依賴著Betty,這是Diane心中的Camilla,當然也是Diane自己,夢境中的補償令Rita愛上了Betty,而這些都是現實中Diane所得不到而渴望的。

  還有夢境畢竟是現實生活的經驗,只是得以按自己的心意拼湊扭曲,於是Diane的夢境也不純然虛構,有許多她現實中所接觸的人事物。首先就是Adam,現實中的導演Adam事實上並非夢境中那般有理想且正直,視金錢如糞土(我看到夢中Adam看見老婆偷情的時候,面無表情的抱起珠寶盒走出去倒進粉紅色油漆毀掉珠寶就笑了,這招可以學起來。),現實中的Adam與妻子離婚的時候對於自己得到游泳池而沾沾自喜,可見一斑。當然Adam畢竟是Diane的情敵,雖然在夢裡變成正直上進的青年也未免對情敵太好了,於是Adam在夢裡被恐嚇,銀行凍結,逃亡,被打,這大概也是夢境補償的效果XD

  再來是Ruth姨媽家的門房Coco,現實中其實是Adam的媽媽,我想那是因為令Diane痛不欲生的宴會中只有Coco注意了她,雖然不是好心卻仍願意聽Diane說關於自己的很多事,所以到了夢境裡也占了很重要的角色,並且理性善分析,這與現實中的形象還算是滿符合的。

  此外有殺手,與Diane和殺手交易的餐廳場景。夢裡的殺手笨手笨腳,殺了一個人,結果一直不小心讓更多的人發現,只好越殺越多人,這個穿插進夢中的無關小故事也讓我忍不住笑了XD Diane拿著Camilla的照片給殺手看,指著說「She is the girl」,這是Diane直接殺死Camilla的凶器,非常關鍵的一句話,也因此我後來才恍然大悟,為什麼Adam被恐嚇的事件中,明明選角一點也和電影主軸沒有關係,但是Adam卻被神秘牛仔恐嚇,必須選中某位女角,必須對著那位內定的女孩說出「She is the girl(就是這個女孩)」這句話,大概是Dianne的夢裡想逃避自己殺了Camilla的事情,於是這句殘酷的話就交由Adam來說出,並且用選角這件事來包裝。而預知夢男子的故事有一點迂迴,我一直不了解為什麼他必須在Diane的夢境中出現,後來去看了相關的討論,其中一個論點還滿合理的。預知夢男子並不是在現實中出現的人,但他說這餐廳後面將會出現一個很可怕的男人,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們都會非常害怕他。那個餐廳是Diane與殺手交易要殺Camilla的地點,後來被一個乞丐看見他們在說話,所以預知夢男子其實是Diane對於這件事被乞丐看見心裡的恐懼和壓力感而形成的人物,所以男子看到一閃而逝的乞丐影子,竟然一嚇就倒地死了,可見Diane的害怕,在夢境之中,Diane除了自我補償以外,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想要脫罪的,想要逃避自己殺了Camilla的事實,所以Rita的失憶設定能夠讓她與Betty展開一段純真而甜蜜的戀愛,但是一旦想起來這一切都將破碎。

  相關的象徵和補償心理其實還有很多,當然也是我看完以後迷惑了很久一會兒想出的結論,但也是這部片最讓我流連忘返的迷人之處,可以說是沉淪在Lynch建構的美麗迷幻夢境之中,而越回想越精采,後勁很強。殺了Camilla的Diane,心中後悔至極而癲狂,自殺前一刻的夢境,透過David Lynch的眼睛把我們帶進一瞬之間的迷離炫目,藉由他的視角看盡這樣說不盡的深深愛戀,令人為之著迷而繼續深陷進Lynch密密佈下的夢境之中。

**

摘自台灣電影筆記


大衛林區的電影懺情錄-《穆荷蘭大道》
侯季然  2003/1/27

費里尼說:「夢是唯一的真實」,拉斯馮提爾說:「電影是一種催眠術」,大衛林區說:「這一切都是幻覺」,觀眾們則說:「阿現在是什麼情形!?」

從2001年《穆荷蘭大道》問世之後,儘管對劇情的疑問伴隨著數不清的獎項(包括被法國電影筆記雜誌評選為年度十大影片第一名)如潮水般湧來,導演大衛林區在所有訪談中仍然拒絕證實任何一種對《穆荷蘭大道》情節邏輯或角色寓意的詮釋,他露出狡猾的微笑:「觀眾們被好萊塢的簡單邏輯寵壞了,他們應該試著自己花點腦筋,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追求標準答案」。

這句話當中其實包括了一個關鍵字與一個陷阱,前者是,沒錯這絕對是一部關於好萊塢的電影,如同比利懷德的《日落大道》、勞勃阿特曼的《超級大玩家》,是大衛林區對電影夢的反芻與詮釋;而陷阱是,《穆荷蘭大道》並非那種花點腦筋就想得通的電影,你越是想找出頭緒,就越是陷進導演精心佈置的夢魘中,不可自拔。

黑夜中的公路、夢與真實的混淆不清、美好外表下的醜陋真實、突如其來的暴力,大衛林區以其慣有的「造夢」手法來表現好萊塢夢工廠這個主題,使得原本就虛實難分的電影世界,如同鏡中之鏡,夢中之夢,更加地詭譎難辯,而唯一能解開謎底的鑰匙,就是徹底放棄掙扎,讓自己跌入夢中,以夢的邏輯的檢視眼前的異象,如此,我們方可理解片中所有不合理的地方,原來皆因存在於女主角黛安的夢中而理所當然,而黛安的幻覺就佔了《穆荷蘭大道》前三分之二的篇幅。

在夢中,黛安的名字是貝蒂,一個試鏡無往不利、擁有光明前程的影壇新人,她遇見一個因車禍失去記憶的女子麗塔,她們在追尋麗塔真實身份的過程中發生戀情,然而這趟解謎之旅,最後卻引向夢境之外的殘酷現實,原來黛安只是一個失意的小演員,而麗塔是她雇用殺手殺害的大明星兼舊情人。夢中的一切,其實是黛安重組真實世界中的元素,以達成現實中夢想與愛情失落的自我補償。

導演故意用了許多混淆視聽的手法與隱喻來阻撓觀眾辨別真幻,這也是《穆荷蘭大道》最迷人之處,影史上好萊塢拍自己肚臍眼的片子何其多,不論描寫明星殞落如《慧星美人》、《日落大道》,或揭發內幕如《超級大玩家》,大多著墨於電影圈光鮮外表背後的殘酷,因此點出真實與夢幻之間的界線成為非常重要的事,然而《穆荷蘭大道》卻不做此想,它反其道而行,反而極力地抹去虛實之間的分界線,使得整部電影如同一場醒不來的夢境,表面上是陷觀眾於混亂,骨子裡卻是極端自覺地玩弄了「電影=夢」的陳腔濫調。無論是諧仿黑色電影的情節(失憶的性感女人、穿著風衣墨鏡的高壯白種男人、女主角更直接盜用了了經典蛇蠍美人麗泰海華絲的名字),還是故弄玄虛地用了許多似乎別有所指、引人想入非非的小道具與角色(神秘的藍色小盒子、黑皮書、詭異的牛仔,流浪漢,皮包裡的不明鉅款,狂笑的老夫婦),大衛林區以其獨特的影像語彙與世界觀,惡意地將觀眾耍的團團轉,完成他對好萊塢、對洛杉磯這個失落天使之城、以及對電影本質的私人感想。當觀眾失神地走出戲院,我們彷彿聽到了導演得意的笑。

片中不時出現的洛杉磯夜景,如此璀璨又如此虛幻,乃是導演對好萊塢下的感傷註腳,而黑暗中的觀眾也恍然明白,如同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伍迪艾倫的《開羅紫玫瑰》,《穆荷蘭大道》原來也只是成為影史另外一部電影作者對電影夢的懺情錄,豁然開朗之餘,也為滿戲院執迷於銀幕幻夢不得其解的芸芸眾生們,掬一把同情淚。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