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霍洛維茲彈舒曼 兒時情景夢幻曲



  霍洛維茲厲害的地方,當然是技巧超絕,除此還有溫柔至極的弱音表現。(雖然我個人每次看他的大手隨便拍一拍就拍出一段恐怖的樂句,一直搖頭...)

  舒曼本身是個夢想家,夢幻的性格。卻也因此開啟了精神分裂之路,我覺得舒曼的傳記是很好看的,至少非常戲劇性,女主角,男配角一應俱全,精神分裂的內心戲大概是可以讓旁人猜上一輩子,再加上舒曼最後跳河的高潮。蕭邦為此寫了第二號敘事曲,美麗夢幻與可怕的瘋狂交替出現,那是舒曼,與他正分裂的心智。「要精神分裂的前一刻,是知道自己即將精神分裂的。」,這是變態電影鋼琴教師中,女主角第一次在家庭演奏會上遇見年輕俊秀的追求者談到舒曼而說出的話,試想一下理智尚存的那一刻,明白下一秒的自己即將瘋狂,這感覺有多無可救藥,但這是舒曼。於是每當聽見蕭邦敘二緊湊的瘋狂高潮直到最後錚一聲斷,我就不可自拔的想像舒曼再也分不清真實與虛幻的精神狀態,受不了而一路狂奔出家門,到河邊的橋,縱身跳下。

  但那都是由於舒曼的純然與夢幻的質地而然,兒時情景一整本都令人懷想到生命中,懵懂眼眸中的幸福與美麗,也難怪台下的大叔們淚流不止了,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呢。我很愛這首,唯一一個人生的童年幻夢,像是在小河邊曬著暖陽,甚至聞到花香與笑語,夢幻曲。

  (幸好這首很慢板,不然我每次看霍老彈到入神的時候就會流口水,他一直流我就一直看,不知道有多想伸手進螢幕幫他老人家擦一擦。)

0 意見: